为深入学习"千万工程"实践经验,推动一二三产业高质量深度融合,5月7日上午,镇海区蛟川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率考察团赴海曙区古林镇开展专题调研。宁波市共富未来研究院院长、市政协常委俞挺全程陪同指导,双方就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展开深入交流。
考察团一行围绕“文化赋能、产业融合、数字驱动”三大主线,系统调研了古林镇特色项目集群。在茂新村,考察团深入探访御史第廉政教育馆,通过廉政文化与家风传承的场景化展示,学习如何将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文旅IP;太空农业体验中心则以“航天科技+农业”的跨界融合模式,展现了现代农业的科技化转型路径。此外,火车咖啡项目凭借工业遗存改造与休闲业态的创意结合,成为考察团关注的焦点,其“场景营造+轻资产运营”模式为乡村文旅活化提供了新思路。
随后,考察团乘舟游历古林水乡,沿途考察稻荷共生示范区与数字农场码头。在米多多室内农场,垂直农业、无土栽培等技术的应用,以及“农业+研学”的复合业态,生动诠释了数字技术对传统农业的赋能效应;未来农场则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实现生产全流程可视化,构建起从田间到餐桌的智慧农业闭环。
经验提炼:古林模式的三大启示
此次考察中,古林镇呈现的三大融合特色令人印象深刻:一是历史文脉与廉政教育的深度融合,通过活化利用御史第等古建筑,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红色研学基地;二是传统农业与数字技术的创新融合,构建起从田间到餐桌的智慧农业体系;三是生态资源与休闲旅游的有机融合,形成水陆联动的全域旅游格局。这些实践成果为蛟川街道农文旅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样本。
蛟川实践:谋划农文旅升级新路径
蛟川街道考察团在考察总结时表示,将充分吸收古林经验,立足辖区生态农业资源,依托现有以高科技草莓为龙头的水果农业产业基础,重点培育观光农业、科技农业、采摘农业、共享农业、主题农业等,打造以迎周村为核心的农文旅融合示范区,建设数字技术赋能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同时与浙江明起共同探讨"产城融合、景村联动、农旅创新"的发展新战略。
俞挺院长在总结中指出,古林镇的成功实践证明,乡村振兴需立足本土资源、创新产业逻辑、强化科技支撑。蛟川街道应以此次考察为契机,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具体项目,推动农文旅产业从“单点突破”向“全域融合”升级,为镇海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此次跨区考察不仅搭建了经验交流的桥梁,更开启了蛟川街道农文旅提质升级的新篇章。街道将以此为契机,深挖地方名人文化,整合现代农业资源,通过数字赋能、业态创新、品牌塑造,着力构建"农业为基、文化为魂、旅游为形"的融合发展格局,为宁波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贡献蛟川力量。